青島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 151 人,涉案金額 4300 余萬元
IT之家 5 月 28 日消息,公安部網安局今日宣布,山東青島公安網安部門嚴打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偵破一起誘騙高校學生注冊網絡賬號并層層倒賣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并據此發起 2 次集中收網行動。
此次案件共抓獲涉案人員 151 人,涉案金額 4300 余萬元。該案涉及全國 6 個省級行政區 85 個地市,查扣作案設備 531 臺、網絡賬號 7 萬余個。

2024 年 4 月,山東青島公安網安部門在巡查中發現某公寓存在異常人員聚集。執法人員現場查獲數個自稱從事 "兼職" 的年輕人,發現其實際從事網絡賬號代注冊業務。
經查,一犯罪團伙以“充場工作室”名義,通過社交平臺以“拉新”為幌子,誘使高校學生提供身份證件用于批量注冊網絡賬號及實名手機號,轉售給下游犯罪鏈條牟利。
經三個月偵查,專案組鎖定 37 名核心涉案人員,首批收網行動將該團伙全鏈條摧毀,后續又篩查出 200 余個“號商中介”“充場工作室”線索,涉案人員遍布全國 6 個省 85 個地市。
依據該案線索,公安部組織全國 6 省警方同步開展二次收網,共打掉網絡黑產犯罪團伙 21 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 114 人,繳獲電腦[IT江湖]、手機等作案工具 531 臺(部),查獲各類網絡賬號 7 萬余個,涉案金額總計 4300 余萬元。
IT之家注意到,公安部曾多次公布依法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等典型案例,揭秘犯罪手法,例如:
發布虛假招聘信息騙取求職者簡歷,出售給電詐騙等犯罪團伙牟利;
購買大量網絡賬號利用“有償刪帖”牟利;
招募兼職人員注冊自媒體賬號編造謠言引流牟利;
非法操控大量網絡賬號,為網絡直播、“飯圈”群體虛假刷量控評牟利等等。
無論涉及哪種網絡亂象或電信詐騙,實名賬號幾乎都是犯罪團伙作案所需。
來源: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