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宣布治理網絡“黑話爛梗”
IT之家 6 月 12 日消息,抖音今日發布關于治理網絡“黑話爛梗”的公告,IT之家附公告全文如下:
抖音一直倡導記錄真實而美好的生活,包括倡導大家一起用“真實而美好的文字”記錄生活。《抖音社區自律公約》明確表示,平臺“建議重視文字的正確使用,避免出現錯別字,減少用拼音首字母縮寫表達,自覺遵守語言文字規范”。另外,為了進一步規范平臺用語,抖音還更新了關于規范表達的內容創作規則,對違規視頻和賬號,平臺將持續加強提示甚至警示,如反復出現,則將對其進行處罰。
近期,平臺發現,有少數賬號仍然試圖通過“諧音梗”“縮寫字”“拆解詞”“圖文結合”等形式,發布“黑話爛梗”,造成公眾對信息的理解障礙。上述信息和行為,很多并非語言文字正常、合理的發展與更新,而是故意利用“黑話爛梗”等不規范表達言行,傳播色情低俗、不良文化、臟話污語,或者煽動對立矛盾等違法違規不良信息。具體包括:
1、傳播低俗色情
以隱喻、諧音、符號化等非直接表達形式傳播性暗示、性挑逗等內容。
2、宣揚不良文化
以娛樂化、符號化形式包裝語言或行為符號,惡意制造并傳播帶有扮丑風、油膩風等庸俗風氣和審丑文化的內容,違背公序良俗、消解主流價值觀和社會倫理底線。例如:高嫁秘籍 (宣揚不正當婚戀關系)、釣系穿搭 (以吸引異性為目的擦邊穿搭話術)。
3、固化不良圈層
通過圈層群體自發創造、傳播并固化的語言符號或行為符號,制造不良圈層認同,很多用語帶有不良文化內容,煽動特定群體不良行為。
4、制造臟話污語
使用特定詞匯或利用諧音、縮寫、指代、暗喻等形式制造污言穢語、粗口臟話,挑起對立互撕,或對他人實施惡搞詆毀、攻擊貶損、謾罵詛咒等。
5、煽動對立矛盾
通過簡化、標簽化、極端化的表達方式,將某一特定群體的特征 (如性別、職業、地域、年齡層等) 或行為與負面刻板印象強行綁定,煽動情緒、激化矛盾,一是對特定對象進行謾罵攻擊。二是關聯特定社會事件、突發事件,發布惡意調侃、詛咒言論。
6、實施違法引流類
為規避審核治理,利用特殊符號、暗語黑話等隱晦表達形式,為色情、賭博、詐騙等違法行為進行引流。
7、其他可能引發誤解或誤讀的不規范使用
如試圖通過文字誤用、漢字拆解、成語改編等形式,制造不規范使用語言。
對于上述內容,平臺將持續予以處置,并呼吁廣大創作者和用戶規范表達,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平臺氛圍。
近年來,抖音先后出臺了多項措施,治理平臺上存在的不規范用語現象。
1、發文助手
平臺上線發文助手等功能,一方面用戶可以在發布作品前,檢測發布內容是否存在不規范表達,并且依照提示進行修改;另一方面,當平臺發現已發布作品存在不規范表達時,會下發站內信詳細告知用戶。
2、發布《規范表達溝通手冊》
平臺發布了 100 個高頻出現的不規范表達用詞,并且強調,正常的詞語使用不會被審核、處罰,平臺僅在其被用作傳播色情低俗、違規引流交易、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為時加以管理。
同時,平臺還制作了《規范表達溝通手冊》和《“不規范用語”違規細則》,通過發送用戶站內信及在個人頁發布提示條等形式,加強與用戶溝通,降低不規范表達用戶再犯率。另外,平臺推出了《抖音電商創作者規范用語詞庫 1.0》等供創作者參考使用。
3、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規范的網絡環境
平臺持續關注未成年人模式下相關內容的規范表達,呼吁廣大創作者一起為未成年人打造健康規范的網絡環境。
4、優秀創作者帶頭示范
平臺鼓勵優質創作者通過自身創作力和影響力,發布規范作品,帶動更多用戶遵守規范表達。
5、修改不規范廣告
對在平臺投放廣告的客戶,提前預警其投放內容可能存在不規范用語現象,提醒其予以修改。
6、增加反饋入口
平臺設立“不規范表達”反饋入口,用戶可以針對抖音上存在的不規范用語現象進行反饋。
我們將繼續推進平臺規則的透明化。同時,平臺愿與廣大用戶共同努力,推動語言文字的規范使用,如有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 feedback@douyin.com。

來源:IT之家